2023年以来,在市国资委和市工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转型发展为主基调,进行自我变革和创新,努力打造中部区域现代物流互联网平台,闯出一条做大做优做强国有资本的新路。现对我公司2023年的主要工作和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以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创新,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公司自身存在组织架构不健全、职工人数较少等问题,使得公司党支部一度面临支委成员不全、支委前置决策缺位、党建工作无法科学有序开展等诸多困难。2023年4月,公司新董事长上任后,高度重视公司党建,决定健全支委机构,完善支部规章制度,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逐步迈上正轨。
1.注入新鲜血液,建强支部班子。公司于今年8月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了以周益波同志为支部书记的新一届支委会,健全了公司党组织机构,并完善相关制度。换届以来,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支委会前置决策制度,独立开展党建工作,彻底改变了过去完全依赖市工贸公司党委、党建工作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工作模式。
2.党建融合赋能,助力公司转型。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等学习活动,凝心铸魂,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
3.创新形式载体,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公司党支部巧用形式载体,大力推进工作与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和清廉国企建设相结合。组织干部职工前往麻羊垴抗战纪念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李家境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参与第四届“强国复兴有我”知识竞赛,开展沉浸式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公司学习“红色课堂”。
4.多层次提升公司服务实力,践行国企为民发展理念。8月中旬,公司积极筹措专项治理费用2万元,支援吴垴村下董湾开展大洪山矿区排洪港清淤整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12家租户纾困,积极按政策减免租金达6万元。今年来,获群众赠送锦旗两面。
(二)稳妥推进事企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全面推进事企分开。今年,我公司已从与市工贸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落后模式中分离出来,分体运行,独立办公,实现“运行、人员、财务会计及资产、办公场所”四分开,稳妥有度,逐步推进,培养公司独立经营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了公司董事会,任命周益波同志为新的董事长。二是对公司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公司调整后设立5个部室,具体调整如下:保留综合部、财务部;投资发展部更名为战略规划部,债权清收部更名为资产运营部;撤销贷款担保部、子公司市工程市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和大洪山铁矿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增设项目工程部,承接原大洪山铁矿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和工作。三是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通过以上举措,公司构建“三会一层”治理架构,即“党委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律师参与决策保障机制,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
(三)明确战略定位,聚焦创新发展
结合鄂州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围绕当前国资国企布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建设“双枢纽、多支线”航空运输网,打造国内一流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全球主要航空物流节点的战略定位,紧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在当前鄂州市还没有一家政府平台公司将物流业当作战略主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拟打造中部区域性物流项目鄂州现代物流产业互联网平台。
(四)强化公司资产运营,提升管理效能
1.积极做好国有资产应租尽租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已取得的房屋、土地等资产,积极按程序进行招租。2023年,共签订租赁合同15家,收取租金83.2万元。
2.收购原破产企业债权,实现资本运作。9月份,公司收购了孝昌瑞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享有的市昌隆实业总公司的债权,推进了市昌隆实业公司破产进程,引进了湖北振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促进了招商引资,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3.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明晰产权归属。10月,通过公开招标,遴选委托第三方机构,并及时成立清产核资工作专班,全面开展公司清产核资工作。截至目前,已对我公司及市工贸公司44处资产进行盘点勘测评估,预计1月中旬可出正式资产评估报告。
4.争取资产注入,做大公司规模。目前,公司通过债权收购收回原市皮鞋厂及市昌隆实业公司土地、房产等资产,争取到由政府注入的价值2000余万元的原艾仕丽酒店资产(其中土地669.8㎡,房产4173㎡),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同时原多佳债权资产已经行文向市国资委上报,市国资委已向市政府上报,正在等待批复。
5.数字化整理金融债权档案,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10月,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公司债权清收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预计于明年1月完成。
(五)聚焦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原大洪山铁矿综合治理
启动大洪山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临空经济产业园一体化融合发展 (EOD) 项目。结合原大洪山铁矿治理工作,公司积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同中国环科院、中国电建研究院、中南冶勘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及中国一建、三建、中国南山、浪潮集团、大有集团等央企国企沟通交流,确定治理方向和路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初步计划包含五个子项目,大洪山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现代物流产业互联网项目,武昌鱼中部渔都项目,清水湾温泉康养项目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初步方案,正在全力以赴争取明年4月成功纳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库。该项目已成为鄂州市2024年七大项目之一,并被列入《2024年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稿》。
(六)全面推行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竞争力
11月,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机构制订公司改革与市场化转型实施方案,包括公司功能定位、业务布局、重组路径、治理架构和组织架构搭建、薪酬模式等全套改革重组方案,进一步明确公司定位,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该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于明年1月完成。
(七)加强人才引进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聚焦公司需求,引进优秀高端的人才。针对公司严重缺员、人才匮乏的现状,公司经多次研究,专门成立了人才招聘工作小组,制定招聘方案,委托第三方机构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选聘人才。目前已招聘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人才5名,极大充实了公司人才库,基本满足公司现实发展需要。
2.提高政治站位,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强化人才的思想教育,听取人才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贯穿在日常的联系沟通与工作当中。
3.全面加强培训,锻造业务精通的人才。积极组织公司职工参加2023年全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市国资国企系统公文处理专题培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用技能训练营等培训工作,全面增强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八)服从改革大局,做好移交善后工作
我公司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市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按时整体移交后,尚有人员社保、档案、债权等多项工作需要善后,经过同市昌达集团、担保公司多次沟通对接,已解决移交遗留问题。
2023年,公司在改革和发展上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小”“弱”“散”问题,与市属国有资产营运平台的身份不相符。2024年,公司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市场化改革成果转化,推进大洪山EOD项目建设,打造中部区域现代物流互联网平台,做大做优做强国有资本。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治担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改革与转型发展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积极营造向上、拼搏、进取的工作氛围,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政治建设在工作中的实效性,对标先进,争创“2024年度鄂州市红旗示范国有企业党组织”。
(二)有序推进大洪山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临空经济产业园一体化融合发展(EOD)项目
争取明年4月份完成EOD报批入库,并争取申请政策性资金40-50亿元(政策性银行给予优惠利率、贷款期限长达30年等信贷支持),11月份开工建设。
(三)推进“AA”信用企业建设,实现资产变资本
做好公司主体“AA”信用评级基础工作,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申报,取得“AA”信用等级证书,以利于公司投融资,促进项目建设。
(四)加快资产盘点评估、资产注入力度,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在第三方机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市工贸公司资产注入的路径和方式,并积极争取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划拨其他资产。公司将以此次盘点工作为契机,建立完善资产档案,持续规范公司资产管理。
(五)加强资产权证办理,明晰各处资产的发展定位
对已取得的房屋、土地等资产,积极办理权证转移或认定,以利于资产出租或出售,实现资产变资本。
(六)规范管理,推动国有资产租赁交易规范化
一是加强资产租售管理,对已取得的房屋、土地等资产,积极按程序进行招租。对已出租房屋,要严格按合同收取租金。除政策减免外,年终租金收取要达到100%;二是创新资产招商渠道。紧跟市场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在公司网站、微信、抖音等自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国有品牌资产租赁在市民大众中的知晓度;三是制定债权清收制度,组织专班专人进行清收,确保债权不流失。
(七)聚焦公司战略,重点培养年轻干部人才队伍
一是紧紧把握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方向,抓好“选”“用”“管”环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培训教育、考核评价等措施,营造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结合工作需要,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加大力度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鄂州市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