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4时30分许,随着一声巨响,我市原市麻纺厂生活区内最后一幢房屋轰然倒塌,标志着原麻纺厂生活区危房全面完成拆除工作。
众所周知,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改制企业生活区危房整治更是难上加难。2023年4月,公司党委书记周益波同志到任后,结合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对公司众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发现工贸系统167家改制企业原有不能房改的各类公房近千户,还留下原鄂重集团、机床厂等企业危房未拆除处置。这些房屋历经风雨、残破不堪,均达D级危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司党委立即决定启动危房整治行动,时隔十年再次按下工贸系统危房整治工作的“启动键”。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争分夺秒、彻夜攻坚,不获全胜不收兵!
在一鼓作气全面完成原鄂重集团、机床厂拆迁工作后,今年10月8日,市工贸公司再擂战鼓,再振士气,全面启动原市麻纺厂生活区危房整治工作,历时43天全面实现原市麻纺厂拆除工作。
一是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工作前期,拆迁工作组通过“脚底板工作法”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深入群众,对每个住户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挨家挨户上门征求对拆迁方案的意见,宣传解读政策,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且按照时间节点,紧锣密鼓地开展房屋土地测绘、评估等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搬迁进度。改制企业生活区大多居住着改制企业下岗职工,他们经历过“福利分房”年代,80%群众认为,房子分给我了,就是我的,针对这类权属不清问题,通过上门宣传《民法典》,解释“居住权”,讲清房产的“公”字属性,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讲明“C-D”级房屋的危险性,耐心疏导情绪,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推进搬迁进度。三是加强多方联动,维护和谐稳定。针对改制企业生活区内违建问题,采取“软硬间施”方式,一方面耐心讲好法律政策,做好其个人及家人思想工作,同时联合街道、社区进行反复劝导,消除对抗情绪;另一方面,请求辖区民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协助,最终,全面实现违法建筑 “0补偿”依法拆除,全过程平安稳定。四是诠释温情拆迁,践行为民情怀。对于没有住房的残疾人王某,市工贸公司拆迁专班通过多方联络与自来水公司协商照顾,安排工作及住处;对于年近70的涂老汉,通过上门协商,并为其一家三代6口人申请公租房,成功拆除其私自搭建的100㎡多违法建筑;对于居住在这里的韩先生一家三口,考虑没有住房情况,帮忙申请公租房;对于饲养鸡鸭的住户徐爹爹,拆迁小组帮忙市场价销售……赢得群众满意。
“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准”,是攻坚的“法宝”。“没白没黑”“挑战极限”,在拆迁一线比干劲、比作风、比格局,成为拆迁工作小组干部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市工贸公司号召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其中,把此次拆迁工作作为干部的“赛马场”“练兵场”,要求每个部室要下沉一线,在拆迁一线发现、培养、检验干部的作风和能力。除拆迁工作小组干部职工,分布在各“战线”的13名机关干部、6个部室工作人员,同样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奋战精神,火力全开,挨门挨户进行走访,推心置腹开展工作。“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废寝忘食”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他们以“高强度”的工作跑出危房整治的“加速度”,推动拆迁工作实现“优、先、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决心,迎难而上、连续作战,以过硬作风保障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历时43天,拆除平房39户,坯屋56间,总拆除面积4406㎡,安置住户37户,坯屋兑付38户,为主城区释放8000余平方米土地。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该片区将打造成为我市城区首家城市更新和第四代住宅项目。”市工贸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益波说。